top of page

2018-08-29
劉致權牧師(觀潮浸信會)︰如何看在教會建立癌關小組的事工?

經歷病患的需要

我於2010年完成神學課程,並開始在母會(觀潮浸信會)全職事奉。轉眼間,已經在母會事奉足足八年,現在同工團隊有十八位。在這個事奉年間,同工團隊裡面有三位同工先後發現患上癌症,亦有一位同工是之前病患者。在這四位患癌的同工之中,其中一位是我,另一位於去年安息主懷。回憶自己親身的經歷,最深刻莫過於醫生宣告自己確診患上癌病的時刻,自己感受和家人的心情,可以說是百感交集。當時自己一方面覺得驚訝、又感到懼怕、又覺得「無助」。不管自己身為一位牧者,而妻子和子女都是信靠耶穌,那又如何?我們也同樣面對懼怕、無助和不安。感謝主,神於2015年患病前修讀過「癌關大使」,對於癌症知識和處理有少許認識。因此內心的不安都顯得算是較一般人平靜,所以自己能夠繼續安排處理入院和治療事情。這次個人親身的體驗,讓我更加感受到,患病者好需要有人可以與他同路。

患者增多的需要

根據過去不同機構對癌症數字分折,本港患癌的新症每年都在不斷增加。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公布最新的癌症數字,2015年發病人數突破三萬宗,該中心估算到2030年癌症新症個案更會飆升至三萬八千宗。新增患者的人數,究竟有代表著什麼?有人說教會就好似一個社會的縮影,若這話不錯,那教會也同樣要面對會眾患癌的新症也會不斷增長。這幾年間,教會會眾確診患癌的新症越來越多,他們除了需要牧者的關顧和牧養,也需要教會所提供支援。教會是否可以將這些患癌的會眾,歸入一般的牧養架構之中。看來不是最好的方法,因為未必能夠顧及到他們身心靈的需要。

2016年,自己認識到教會裡面的患癌弟兄姊妹,人數不斷增加。我又感受到他們在身心靈的缺乏,經過多月以來的禱告求問。終於自己鼓起勇氣向堂主任,提出建立癌病關懷小組異象方向。感謝主,神為我開路讓一切都十分順暢。2017年初,教會終於開辦癌病關懷小組「溪水旁小組」,雖然牧養工作再要兼顧這小組牧養和帶領,但自己還是感到服持這個群體的需要和滿足。

社區患者的需要

這兩年有機會認識更多社區上服持癌症病患者的機構,並與他們彼此支援和合作。原來在社區裡面,患癌新症也同樣不斷增加。當中部分患者是基督徒,他們面對確診和治療過程的情緒、身體、信仰等等掙扎,他們好需要牧者的牧養和關心。此外,有些社區患癌者不抗拒有傳道人的關心和為他們禱告,可能因為他們實實在在感到生命的無助。我們會透過機構的協助去接觸他們、服持他們、與他們同路。由於社區患癌的人數增多,醫院管理局亦在聯合醫院擴建計劃中,增設腫瘤科中心,為居於九龍東的癌症病人提供一站式服務,包括放射治療、化療和心理及社會網絡支援。這樣看來社區對於癌病關懷的服持,也有迫切的需要。



總結:各位弟兄姊妹,我親身經歷患癌過程心靈上的需要;患癌人數不斷增多,教會無法至身事外,因為患癌的會眾也會同樣增多;社區患癌病患者增多,他們在那生命無助的日子,更需要有同路人。看來教會無論是為自己、為會眾、或是為社區,都需要推動癌關小組的事工。

2018-08-29
劉致權牧師(觀潮浸信會)︰如何看在教會建立癌關小組的事工?
bottom of page